第(1/3)页 打着三国杀。 原野继续和弹幕闲聊。 “这么晚了串子还不睡觉啊?” “算了,不用封,喷我也无所谓。” “只要不是人身攻击、地域黑什么的,房管理都不用理。” “嗯……反正我们已经赢了。” 说到这。 他偶然瞥见了一条弹幕。 【A神,我今年16岁,高二,5E天梯2500多分,想退学打职业,你看可以吗。】 原野顿了顿。 甚至忘了出“闪”。 看到代表血量的阴阳鱼暗下去一格后,他的神色有些复杂。 国内的CSGO环境啊…… “如果你是真的想打职业,我建议你考上大学后再试试。” “像我一样,先休学打一段时间看看成绩怎么样,再考虑未来。” “16岁确实是当打之年,但是也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。” “我休学的话至少未来还有退路。你在高中退学,身后可能就是悬崖。” “有没有后路,心态的差别也是蛮大的。” “尤其是电竞这个行业,吃的其实就是青春饭。” “如果你努力了几年十几年没成绩,接下来的路可能难走的要死。” “有一说一,考个985、211比拿世界冠军简单多了,我希望大家不要拿打电竞当不努力读书的借口。” “还有就是……” 原野扭头看了一眼时间。 9点45。 “国内应该快凌晨四点了吧,高中生还不睡觉么,明天还要上课呢。” “……” 24号的当天清晨。 DPG夺冠被挂上了微博的热搜第一。 CSGO这款游戏,在国内的人气不如LOL,甚至不如DOTA2。 但是就是在原野夺冠后,CSGO这款游戏破圈了。 【原野Aurora】的账号凭空多出了无数十年老粉。 毕竟。 原野和DPG夺冠的故事,是足以载入电竞史册的传奇。 17岁出道,打职业前就是被锤挂逼。 然后就是这么一位选手,又找了另外两个被锤挂逼的朋友,和三个毫无成绩的年轻人组了一支纯素人的“网吧队”。 没有任何赞助、没有领队、甚至没有正规的训练基地。 就是这么一支队伍,一场不败的从线上打到线下,摧枯拉朽般的斩获CSGO的最高荣誉。 即便不少人不太懂CSGO,但又有谁会不喜欢这样的故事呢? 同样。 国内有些深耕于CSGO领域的UP主,也连夜做好了DPG和原野的纪录片。 【WhiteCarrot白萝卜】就是其中之一。 视频的标题很简单。 ——【旧王落幕,新王加冕!】 为了让那些不懂CSGO玩家也能理解,白萝卜特地在视频里用出了简单而奇妙的比喻: “DPG一路晋级到决赛,杀穿了SK和Astralis这样的对手。” “那么他们在半决赛遇到的对手有多强呢?” “嗯……如果你不熟悉A队的比赛,我很难用CSGO的语言给你描述他的强大。” “当你成为A队的对手,就好比去他家做客的好友。” “在伱进门的瞬间,A队热情的邀请你喝下一壶97年的老水。” “同时,他自己也喝了一壶。” “然后,他微笑着与你攀谈交心。” “如果你足够幸运且老练,寒暄会演变为肢体推脱。” “你可能还在感叹着自己的滴水不漏,可这时你们进门喝的水开始发挥效果。” “你看向那唯一的厕所,却发现【Astralis】已经不知不觉的腾挪,出现在了你与那厕所之间。” “你逐渐理解了【Astralis】一切阴谋,必须比他更快的到达那個地方。” “但无论你怎么挣扎,他依然快你一步向着终点靠近。” “最后以人类帝王的姿态,毫无悬念的坐上那唯一的黄金马桶!” “他向你伸手,而你已经屁滚尿流。” “当然,就像大部分人类都见不到黄金马桶,Astralis的对手也很难坚持多久。” “即便是有着冷神和Fallen的SK,还是被Astralis2比0速通。” “这时候可能就有人要问,我们的主角DPG呢?” “他们没有专业的团队、没有专业的基地、甚至连愿意陪练的队伍都少有。” “然而就是这么一支队伍,在不断被人质疑的情况下,一路从Minor的海选杀进了Major的正赛。” “……” 接下来,便是叙述DPG一路从Major瑞士轮杀到决赛的故事。 并且。 不只是主播。 就连“央妈”,甚至也开始考虑祝贺原野在Major上斩获桂冠。 哪怕DPG并不是一支国内队伍,原野和他队友们的故事也足以激励更多“失意”的年轻人。 事实上,这并不是“央妈”第一次踏足电竞领域。 去年的8月,在刀塔二的Wings战队于西雅图插旗后,不少官方的媒体就纷纷下场祝贺。 当然,率先坐不住的,肯定是哔站的某几位高管。 要知道原野在哔站直播期间,他们其实一直没有找原野签什么“大合同”。 很简单的道理。 CSGO这款游戏在国内并不算火,而哔站主打的也是“二次元”和新兴的“Vtuber”战场。 但是,转型是哔站必须要面临的问题之一。 谁让伟大的叔叔曾经说过: ——哔站可以变质,但是绝对不能倒闭。 2017年,算是直播行业的一个洗牌期。 如果能在现在签下“破圈”的原野,那他们的转型之路也算走了一个好的开始。 只是,现在的哔站高管有点想哭。 原野和DPG夺冠后,喵牙、某鱼、战旗、熊喵……市面上的所有直播平台几乎都会加钱抢人。 而主打“二次元”领域的哔站,在抢人这方面却毫无优势。 气、冷、抖! 明明是他们先来的。 第一次开播也是,夺冠后的首播也是。 而现在……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? 哔站电竞分区的高管追悔莫及。 总之就是好气! 早知道有现在这种情况,在DPG进入Major的那一刻他们就该提前加注! 现在的话,加钱好像有点晚了。 …… 不只是国内的各大直播平台。 国外的许多队伍,也对DPG和原野有着不少想法。 有的战队想整支收购DPG,有的战队想将原野拉过去。 甚至一些欧洲的足球豪门,也有赞助DPG顺便冠名的意思。 比如巴黎圣日耳曼。 PSG一开始是想赞助LGD,不过在DPG有着三名法国选手的情况下,DPG未尝不是更好的赞助对象。 毕竟。 巴黎圣日耳曼,本身就是一支法甲队伍。 不过,在原野对钱并不是特别感兴趣的前提下,队伍里最忙的人反而变成了教练Maniac。 克拉科夫的24号上午。 Maniac无奈的看着打过来的号码,这已经是今天第三支联系他的队伍了。 简单的聊了几句后,手机里另一头的声音循循善诱: “Maniac啊,我听说DPG连正式的训练基地都没有。” “像你这么有才华,开发了那么多战术的教练,应该去一些更正式的俱乐部展现才能。” “我们有更好的福利、更正规的训练环境、更高的薪水……” “你的合同应该违约金不高吧,考虑来我们战队怎么样?” “相信我……来到这里,你绝对会有更多施展抱负的机会。” Maniac很难绷得住。 “你什么冠军?”这句话差点被他脱口而出。 他在DPG继续待下去,说不定就是未来的N冠教练,为什么还要去别的队“开赌”? 再说,那一堆实用且精妙的战术也不是他开发的啊。 都是原野提出的大致理论,而他只是负责让战术具体的方案更加精细。 更何况,开出再高的薪水……能有A神给的高? 不必考虑俱乐部分成的情况下,他甚至可以拿到一部分的战队贴纸收入。 即使抛去A神给他开出的不低于EnVyUs的月薪,他的收入在教练里也属于顶尖的那一部分了。 有时候,Maniac甚至都怀疑原野一度在亏钱办战队。 恍惚过后,他礼貌地给出答复: “我不是谦虚啊,我知道我教练的水平肯定不会符合你们的期待。” “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。” “还有就是,别联系我了。” “我怕A神误会,先挂了哈。” “……” 当然。 不只是Maniac。 原野的几位队友,也纷纷被各大战队开始挖角。 杰克的回答最为简洁。 “我从来没有觉得打职业开心过。” “嗯……直到我遇到了A神和ropz他们。” “他们不嫌弃我,我不会走。” “……” 至于其他人的回复,大同小异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