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天下何处不逢君-《道非无上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云津城外的官道上,那道人风尘仆仆的赶着路,不会有人觉得他走得快,可莫名其妙的他却超过了好几个走在前面的人。(武动乾坤 http://www.saesky.net/ )一身道袍着了许多的尘土,走路时也并不飘扬,除了他是个道人之外,并无半分出奇的地方。

    路上的行人零零落落,谁也不曾注意到这微渺的异常,直到他走到一个背影消瘦的少年身后时才与他保持着距离未曾越过。

    望着那不曾回头的少年,道人的脸上一副阴谋得逞的笑意,扬声道:“前面可是那位会作诗的小友?”闻声那少年停下脚步,转过头来,一见到这个道人,脸上便露出了一丝讶色。

    说起这两个人时是有些话的,这少年名叫叶宇,是云津城六十里外一个叫做青园的村子中人。这道人却不知其出处,与叶宇是认识的,相识不过有两三日,看如今这情景明显是寻着叶宇而来的。

    叶宇转过身来,道人满脸笑容的招呼道:“我就说这背影像是熟悉的,果然是遇到熟人了,没想到这城外的大道上竟能遇见小友,算来我们这三日里每日必见一面,实在是有缘,有缘。”

    道人一面献笑一面说道:“真是天下何处不逢君啊!不知小友去往何方,我们暂且同行一时如何?”

    叶宇一见道人先是有些不自在,却又听道人说个不停,竟讪讪地说不上话来,见道人一时停下不语,叶宇一面说道:“又与师父遇上了,师父既邀我同行自是可以的。”心里却想着,怎么又与这道士遇上了,不会也来赚我的吧!当下等道人赶上来就一起走,脑海里却不自已的回忆着……

    叶宇家境寒微,除了家里租种的两亩薄田外,只父亲平时做些短工有些微的收入,即便如此还是让叶宇去了方圆二十里唯一的学堂,从此叶宇便成了一家人最大的希望。

    寒来暑往,叶宇自五岁入了学堂到如今已十四岁了,这中间父母做工辛勤不论多么困难也尽都维持了下来,其中的苦自不必说了。也是叶宇争气,学业进竟很快,十岁上就已经写得出诗文来了,父母十分的欣慰,也许就是因此才做工分外的辛勤。

    叶宇在学堂学的经、史、子、集稍有算术之学,先生是个秀才,为人宽厚良善,叶宇初入学堂时买不起书,是先生低价租书给叶宇的,不然叶宇这书还是难念。后来先生见叶宇很是勤奋,进步及快,便连书的租金也不再收取了,只要叶宇学完了再还他就是。

    不及细谈这些都已是过去了,就在这一年开春叶宇初试竟中了秀才,一家欢喜不尽仿佛看到了光明的前程,父母都觉的辛苦没有白费,叶宇自己也喜学业有了些成就。外人更是羡慕嫉妒恨,百样心思,看这一家的眼神都不一样了,毕竟十四岁的秀才在十里八乡都是没有过的。

    这青园村方圆二十里也不过一两个秀才,其中就有叶宇的先生,如今学生也中了秀才先生一是十分的高兴二则自觉无甚可教了,怕误了叶宇便令他另寻名师以继学业,自此叶宇便不常去学堂了。另寻名师谈何容易,叶宇自知家境寒微,早已不堪他上学的重负了,如何再同父母说出求师的话来。

    叶宇思量颇久,觉得留在家中必定误了前程,负了一家的盼望,眼下父母都只在中年,虽有小妹年幼,也颇为懂事了,不必挂怀,实应外出闯荡一番,另谋出路。便往辞父母说要出外游学,增长见识,以求得致知格物之功增进学业早得功名,母亲虽是心中百分的不愿,却也知道叶宇的心思,留叶宇在家实无前途,极是不舍的应允了。

    叶宇狠心含泪拜了父母,用所剩不多的墨在平日里书写用的草纸上写下一首诗来:

    “为儿一朝文笔扬,十载劳顿实堪伤。

    忧怜慈心成珠泪,三秋纸上多少行。

    前途只看阳关道,不必别时痛肝肠。

    且待功成名扬日,拜奉慈亲入厅堂。”

    随后收拾了几件衣服,拿了些干粮,带了唯一买来的书《诗经》,打了一个包裹上路去了。拿着手里的诗文,看着年少的儿子离家远行,形单影只,母亲的眼中尽是泪水。

    叶宇只身外出,并无亲戚朋友可以投奔,但想自己好歹有个秀才的名分,总能谋得出路的,如此少年人一路风尘的直投云津城里去了。入城的道路是大道十分好寻,入城已是傍晚时分,好奇的叶宇不顾疲累的逛了起来。叶宇的家虽离城只有六十来里路,可他却从未到过这城里,赶集乡试也都是在距离他们稍近的镇上,不曾见到过城中情形,如今一见不由得欢喜起来。

    只见街道两旁门楼林立,客栈酒店,当铺金铺,卖古董字画还有那卖脂粉首饰以及许多杂货的店铺,种种齐全,应有尽有,竟是到了个繁华地段,有在街道上摆小摊位的商户这时已准备收摊了,做小生意的多是城外的人,需早些收拾了好回家去,街上的行人也渐少了起来。虽是要罢市了,他还是东看西看到处都觉得有趣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