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殿之上-《盛世谋宠:王爷别太苏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一语说罢,宇文华环顾四周,无人再敢开口,坐在上方的晋帝眉头依然紧皱,扫了一眼地上几乎辨不出形状的头颅,问道:“是谢勤的人头?”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宇文华回道。

    宇文华双手奉上兵符,双膝跪地,将其高高举过头顶,“儿臣已将反贼惩戒,共有反兵两万人,其中大半是被谢勤所骗,以为是前来救驾蒙在鼓里的,儿臣已经尽数关押。现将兵符归还父皇,两万反兵听后父皇处置。”

    皇帝轻轻应了一声,似是在想什么,半晌不语。

    宇文勖抬头看了一眼冯道,二人视线相交,心中都明白这是皇上与玄王之间的较量。

    自从玄王率军解决了北境之乱,回到邛都城就被皇帝收缴了手中所有兵权。又迟迟不放他去南境管理横冲都,虽然横冲都的兵权仍在玄王手中,但是玄王手中的势力在一点一点的被皇帝削弱。今日这场虚惊,无疑是玄王在给晋帝敲响警钟,他在警告皇帝,即便自己是个威胁,但是没有他,这个国家就随时可能被任何一个没有瞧见的势力所取代。

    晋帝已经老了,他纵有年轻时的魄力也不再有年轻时的身体支撑自己。这个江山在他的手中边打边守,如今扩大到了先帝时的一倍,北方三国对自己的威胁已经不再成气候,唯有南境是他后半生一直头疼的事。这些年南境的太平靠的是横冲都,他知道有自己做皇帝一日这个横冲都就不会也不敢有异心,可自己终有一日归去,要将江山交在宇文勖的手里,宇文勖虽然善于权谋,在城中明里暗里也结了不少朝中大臣,这些他都看在眼里。但晋帝心里清楚,在这战乱的年代是兵权的天下,宇文勖从未上过战场,身边能够留下来辅佐的老臣已经不多,又各自有各自的私心,如此晋帝如何能够放心?横冲都将是晋国下一任君王的最大隐患,而如今莫说要将横冲都握在手里,就连晋帝也频频受到玄王的示威。

    若豫王带去平定十六国的三十万人马能够安然返还,晋帝还有把握将玄王手中的兵权架空,在归天之前将这晋国江山的时局安定下来,放心的交到宇文勖手中。可事不逢时,偏偏在这个时候,豫王与自己作对,带着三十万出征的兵马迟迟不归,心中已然知晓这出自自己手里的三十万人,不日就会返京攻城,城中能用来与之对抗的也只有正在手里打压的玄王。

    宇文华虽

    不是晋帝亲生的,但却是他最为看好的一个。这个孩子似是天生就有争霸一方的宿命,所到之处如同钢刀利剑,所向睥睨,让敌人闻风丧胆。

    宇文华这样高傲孤冷的性子,他会甘心臣服于宇文勖的脚下么?晋帝心中不敢想,玄王的存在即是晋国的一把利剑,又是可能反被其割喉的一把凶器。

    晋帝从龙椅上占了起来,步伐稳健,缓缓来到面前,亲自将其扶起身,他握着手中的兵符,“华儿,你是战场上的战神,为我晋国守护着国土,你应当得到信任。”

    晋帝将手中的兵符重新放到了宇文华手中,笑的满脸褶皱,轻轻拍打着宇文华的肩膀,“你在邛都城这段时间,邛都城里的兵力暂由你调配。”

    宇文勖与冯道面面相觑,皆面容沉重,百官静静的候在殿中,再没有人对此事发出质疑,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知道,这邛都城即将迎来一场动荡,待三十万大军攻城而来时,这满大殿的人都要指望玄王带兵抵抗。

    宇文华握着手中的兵符,眸色异常冰冷,他知道这种信任永远不会是毫无条件的。还是在努力在脸上展现出一丝微笑,“谢父皇对儿臣的信任。”

    殿门外,朱轩对玄王的能力钦佩至极。朱轩被叫来前,宇文华出现在后山,说明宇文华是在事先就知道谢勤要造反一事,所以一切军力都已经提前布置好了,即便玄王不亲自带兵,玄王手下的人仍然有能力在一个时辰内将两万人的叛乱平息。若他能有玄王一般的谋略才能,何苦落得如此下场。

    群臣散去,围场内的女眷仍在场地内投壶游乐,根本没有发觉在一个时辰内朝廷平复了一场叛乱,距离自己不足十里的地方正发生着一场厮杀。

    冯倾心已经换下了那身天青色的银丝武衫,身着淡粉色儒裙,外披一件米白色的半遮小褂,如同一朵含苞的桃花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