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6.第297章 杨坚:上不来气了,兄弟-《大唐李二:恁祖宗来了!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老李坐在一旁,那是不敢怒也不敢言。

    他能说什么?敢说什么?就算不看李秀宁这个姐姐的面子,也得照顾李清的情绪嘛。

    台上,杨坚和独孤伽罗仍然在混合双打杨广。

    不,其实也不是混合双打,只是给杨广补齐缺失的童年罢了。

    杨广不了解父母的苦心,仍旧在扭动挣扎,好像一条活蛆。

    一旁的朱樉架着摄像机在那录像,打算留着没事儿的时候当个乐子,细细地品鉴一番。

    对,不止自己看,还要给儿子看。看的时候还要鞭策他们,说以后不听话就是这个下场。

    朱樉忽然间就升华了,最有意思的事情,莫过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,教训下一代啊!

    见杨坚和独孤伽罗停下,朱樉手上依旧在扛着摄像机,开始加温:“杨伯父,杨伯母,别停啊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畜生还有什么恶行,一并说来!”杨坚一手叉腰,这人呐……毕竟是肉体凡胎,质能守恒定律告诉我们,打人的时候,打人的人也累啊。

    但总归是不能承认,所以杨坚只好转移话题,以求能够歇息一会儿。

    歇着的时候,杨坚还握手成拳,轻轻地捶着自己的老腰。

    彼其娘之,都怪这个王八畜生杨广!他恶狠狠地在心里骂着。

    “大业七年,杨广下诏征讨高句丽,在次年,杨广调集调士卒一百一十三万余,陆军集中于涿郡,水军集中于东莱。另外调拨民夫二百万,以运送衣甲、粮食等。造海船的民工日夜站在水中,皮肤溃烂,腰以下生蛆,死者甚众。”

    朱樉面无表情地念着史料,但心里也对这数字有点怀疑。这一百万的士卒……百分百是有水分,绝对是号称。

    “高句丽坚守各座城池,隋军无法攻下,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江、淮水军,战舰绵延数百里,走海路进攻。来护儿选拔精甲四万,到达平壤城外,中埋伏而惨败,士卒逃回的不过数千人。”

    “而开战前,杨广下令隋将不得擅自作出任何有关作战决定,必须先向他报告后再听从命令。这使得隋军在战场上很被动,隋将在做每个决定的时候都要先派人驰报远在后方的隋炀帝,这一来一回就要好几天,必然会延误军情,也正因为如此,高句丽的军队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重整和反击。”

    “就这样五个月过去了,杨广依旧没能拿下辽东城。三十万五千隋朝陆军渡过辽河攻高句丽,也遭到惨败,逃回的只有二千七百人,资储器械数以巨万计,同样也丢失殆尽……”

    “丢人啊!丢人!”杨坚暴跳如雷地骂道:“就是一百多万头猪!也能把高句丽给老子拱下来了!战场之上,瞬息万变,战机稍纵即逝,你竟敢如此延误军机,朕怎么……怎么生出你这么一个蠢猪一般的儿子啊!”

    “怎么忽然感觉这操作如此熟悉?”李世民下意识地问道。

    放在以前,他还不会这样想,但现在跟着李清涨了见识,历朝历代的事情他也算都知道,总觉得好像在哪里见到过这种类似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嗨,不就是高粱河车神的操作嘛,基操勿六。”李清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啊……李世民恍然大悟,他说怎么好像在哪里见识过这种操作呢。

    看来牛逼的人都是相似的,而苦逼的人也是同理——至于杨广和赵光义这种苦逼中的战斗机,那更是……

    不过赵光义也罪不至此,把他和杨广一起比,多少沾点辱赵光义了。毕竟赵光义也只是在军事上有短板,政务上实际上处理的也说得过去——至少他没让大宋二世而亡啊!

    “在大业九年与大业十年的时候,杨广两次征讨高句丽,都无功而返。”朱樉继续说道:“进攻高句丽的战争,先后动用人力数百万,征调财物无数,大量士兵民夫死于战场和劳役,由于农村中极度缺乏劳力和耕畜,大量土地荒芜,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,人民难以生活下去,引发了大规模隋末农民起义。”

    朱樉说的那叫一个义正辞严,尤其是对“农民起义”四个字,划上了重点。

    关于农民起义这事儿,李清给了官方的定义。他当年在学校的时候,课本上说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物,是受压迫的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的反抗。所以在李清的定义之下,农民起义基本上都给予了正面的评价。

    从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,再到隋末的农民大起义,再到最后的李自成,在各朝各代的课本上都是正面的形象。

    听到这里,杨坚已经是一副怀疑人生的模样。

    “你他妈是征讨高句丽,还是和他去自爆的?”杨坚捂着脑瓜子问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