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魏浩对此,并没态度。 他有很多事务要处理,不可能每天只考虑情爱。 中土一统,他决定巡游天下,之后到泰山封禅。 然而,这一想法,遭到文武反对。 一直洽谈三天,魏浩才说服文武。 “这或许将是朕唯一一次机会,亲临下方一探究竟。中土之辽阔,非一人毕生之力所能遍历。 朕身为开国之君,但对诸多地域的了解仍显不足,又怎能精确施行政令? 此次巡游天下,为彻底探查国情,以便更妥善地部署政策。 有很多人,对朕魏浩不了解,朕需要全民知道,此刻起,朕魏浩,为中土唯一正统天可汗。” 众人明白,难以违逆天子心意。 这理由光明正大,言之有理。 开国君主若没有亲临自己建立的江山,岂能称得起开国之名? 除此之外,这也是笼络人心的绝佳时机。 尤其是泰山封禅,更是前所未有的壮举。 谁不想在泰山留下自己的名字? 一时间,不少人心潮澎湃,甚至憧憬着跟随魏浩巡游天下,共赴泰山,好名垂青史。 于是,原本持反对意见的,纷纷改变立场,以伺候和保护魏浩为名,请求一同随行。 魏浩清楚这些人的意图,淡然倒:“名单还要讨论,现在先不谈这个。你们直接说,朕巡游的事,同不同意。” “同意,陛下关心百姓,是对所有百姓的福祉。” “陛下睿智!” 众文武跪下,高呼万岁。 一位官员皱眉:“陛下离京,谁来监国?” 大家互相对视一眼,不知如何回答。 “简单,让老魏监国。” 那官员继续道:“太上皇监国,臣没有异议。但是,陛下,现在大秦的成就空前绝后,您的仁德也是独一无二。然而后位一直空着,这不是好兆头。后宫的主人,必须确定,好明确嫡庶身份,如此国家才能有秩序。臣认为,陛下当务之急是先立皇后和太子。” 这话一出,满座皆惊。 众人不由自主倒吸一口冷气,目光集中在那说话大臣身上,不禁感到脊背发凉。 魏浩目光锐利地扫过那官员。 若没记错,他应该是昔日大楚袁家的袁可立。 第(3/3)页